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①细蚕丝织就30亿大产业
2021-04-28 10:02 来源: 四川观察
举报

  大家猜猜,一颗蚕茧能拉出多长的丝?

  答案是:1300米。

  今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地处大凉山深处的宁南县举全县之力发展蚕桑业,目前,产值已突破30亿元,占全县GDP的一半,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标杆产业。一根细细的蚕丝,是如何织成一个带富一方百姓的大产业的呢?

  4月春光里,宁南县南丝路集团的工人们正将一袋袋洁白的生丝装运上车,这12吨达到了国际最高等级的6A级生丝将通过上海发往意大利,成为LV、爱马仕、Dior等诸多国际大牌丝织品的御用原材料,经过加工、染色之后,进入全世界的品牌橱窗。

  抱着好奇心,记者走进生产车间,路过煮茧、理序、缫丝、返丝、编丝、查片等众多工序,终于见到了6A级生丝的真面目,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总经理陈绍雄告诉我们,国外奢侈品牌对生丝的质量要求相当苛刻, 5公斤的丝不能够多于30个糙点,一片丝 180克,长度在8万米,5公斤的丝就相当于有200多万米,就这一项要求,制丝厂前前后后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攻克技术难关,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最后才达到了品牌方的标准。

  据说,像这样苛刻的标准,国际大牌们还提了十几个,几乎每年,这些品牌的采购负责人都要来宁南查看工厂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品控要求也太高啦!不过,宁南出产的生丝居然都能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厉害!

  除了精湛的工艺,宁南生丝打破市场的产品底气也来自于高质量蚕茧的稳定产量。进入养蚕期,宁南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国荣也忙碌了起来,挨家挨户指导小蚕养殖,他告诉记者,常言说,养好小蚕8成收,或者养好小蚕7成收,因此养好小蚕非常重要,温度、湿度、气流、光线,非常精细,不亚于人类养婴儿,比如说一龄期的温度要80华氏度,上下不能相差1度。

  在宁南,像陈国荣这样常年在田间地头为蚕农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3000多个,他们搭建起了宁南县严密的技术服务网络。而刚刚升级为全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碧窝村蚕桑农业园,还创新探索出桑园套种模式,并采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桑园的精细化管理。在收茧环节,宁南县运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实现蚕茧品质的严格把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给蚕业带来了全面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养蚕149.03万张,产茧137.5万担,农户售茧收入达到30.15亿元。

  集全县之力聚焦一个产业的发展,宁南的尝试已经初见成效,不过,对于蚕桑产业的发展,宁南还有更大的蓝图。宁南县委常委、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洪开明告诉记者,下一步,宁南县将延伸产业链,引进后端的织造产业,增加产业的效益,开发采摘体验等旅游蚕桑文化活动,争取用2—3年的时间,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根据规划,到2025年,宁南县全县将建成蚕桑为主线的休闲旅游点6个以上,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形成现代蚕桑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格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